新学期移动联通PK:卡号话费白送外加大礼包
上周末,青岛各大高校新生纷纷入学。移动、联通两大通讯运营商争夺客源的PK大战也是愈演愈烈,你送卡号,我就送话费,你送100元,我就送150元……看得路人眼花缭乱,所有能送的基本都白送了,各种优惠措施一套接着一套。很多高校的学哥学姐们本想“趁机发财”的梦想也随之磨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到最后,受惠的还是刚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们。
20元进价卖50元 两天一张卡也没卖出去
于晓是青岛某高校大三的学生。一个多月前,他就琢磨着趁新生入学这段时间,怎么赚点零花钱。“我们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就不断有学哥学姐们上门推销电话卡、梳子、脸盆等生活用品,后来听他们说,能赚些钱。”他思量来思量去,决定卖移动卡。“大学生里的新生很多都是从外地来青岛念书的,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换手机号。”于晓告诉记者。
后来,他联系到移动内部一个朋友,进了一批手机卡。“一个卡号加50元话费,进价是20元,卖价定为50元。”这种高利润是于晓之前完全没想到的,新生开学的前一天晚上,于晓兴奋了一晚上,想着第二天“大开杀戒”,好好赚一笔。
但结果出乎他意料,新生开学这几天,他发现校园里到处都是卖联通、移动卡号的。于晓形容,摆摊卖手机卡的简直是“遍地开花”。他后来改变方式,挨个宿舍去推销,两天下来,他一张卡也没卖出去。这让于晓非常郁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于晓这样的学生不是个例,新生开学这两天,有不少心怀赚钱梦想的学哥学姐们都赔大了,拿到手的手机卡都卖不出去。
卡号白给,还送百元话费外加大礼包
明明新生入校都需要换卡号,像于晓这样的学哥学姐们手中的手机卡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记者发现,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在新生进校前,学生们收到的每封录取通知书里面都夹着一张联通卡,除了免费送号外,还有80元的花费。所以,很多新生入校后并不急于买新的手机卡,这就分流掉一部分学生消费群。
“听很多新生说,火车站那
边移动和联通都‘打’起来了,卡号都是白给的,还送一百元话费,还有各种大礼包。”于晓告诉记者,照这样的架势,他们的卡怎么可能卖得出去,“人家已经是白送了,我们还管人要钱,是你,你会买吗?”于晓失望地对记者说。
后来,记者去火车站了解到,移动、联通两大运营商在火车站出口处都设有宣传摊点,争取在“第一线”就拦截到学生。“移动这边是白给卡号,送100元话费,还有洗刷袋、T恤衫等礼品。联通也是白给卡号,送150元话费……”刚下火车就被移动、联通工作人员拉过去的的王一同学告诉记者。
每年新生入学,都是移动、联通两大运营商PK大战最激烈的时候。前几年,联通因信号不理想等问题,一直甘拜移动下风,近几年,联通在市场推广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两家的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据知情人士透露,联通曾花70万买断青岛某高校,校园内不允许再出现移动的任何销售点及充值卡等。
市场容量巨大,大学生成“潜力股”
为什么各大高校的新生能受到各大通讯运营商的如此“青睐”呢?记者认为,这是由巨大的市场容量与潜力及大学生独特的消费特性决定的。
从市场容量方面来看,我国高校扩招逐年增加,高校学生的“潜在客户价值”才是其最为看重的。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到2009年已达近600万。伴随着高校在校生的飞速增长,大学生的通信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大学生本身的通讯消费能力就不能不让运营商重视。
另外,大学生群体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正是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领着时代的潮流。短信套餐、彩铃、彩信以及GPRS这样代表时尚的移动增值业务对很多高校学子来说,是一样都不能少的。
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号码一旦固定,就不会轻易更换,如何赢在起跑线上,成了各大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在移动通信市场饱和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市场容量如此之大的高校移动通信市场必然受到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普遍重视。